俄罗斯最强预警机首飞:晚面世10多年 仍不如中国空警2000

军迷圈
文|利刃军事
长期以来,苏联(俄罗斯)由于自身的电子工业较为落后,在预警机、电子战飞机等领域始终口碑不佳,尤其以“傻、大、黑、粗”而著名,A50预警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A50预警机是苏联80年代的产品,直到现在也是俄罗斯唯一的一款现役预警机。该型预警机以伊尔76运输机为平台,机背上搭载了圆盘式的机械扫描雷达天线,雷达探测性能和空情指控能力均较为落后,还存在着人机界面差、噪音干扰大、电磁辐射超标等诸多问题,虽然2010年以后俄罗斯开始着手对A50进行现代化升级,又推出了改进型的A50U,但是总体性能依然是差强人意。
俄罗斯新一代A100预警机成功首飞
这样的坑货不仅俄军自己不满意,在国际军火市场上也是屡屡受挫,至今保持着零出口的记录。而且很有意思的是,中国、印度、伊拉克都装备了以伊尔76运输机为平台的预警机,不过上面搭载的雷达系统和电子战设备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抛弃俄国货,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令俄罗斯感到很尴尬的共识。更重要的是,随着西方国家各种隐身战机、隐身无人机、隐身打击兵器的日益普及,俄罗斯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空中威胁,对于性能先进的新型预警机有着前所未有的迫切需求。2004年俄罗斯正式启动了下一代A100预警机的研制工作,然而该项目一波三折磕磕绊绊,直到2017年11月,首架A100预警机总算姗姗来迟地完成了首飞。
A100预警机寄托了俄罗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希望
虽然项目进展不大顺利,不过俄罗斯上至高官下至媒体依然火力全开,积极为自家的孩子打气造势。俄国防部长绍伊古乐观地宣称:俄军的A100新一代多功能预警机在今年实现成功首飞以后,将于2020年批量装备部队。作为项目研发单位的别里耶夫飞机公司负责人则表示:A100预警机的综合性能非常强大,优于其它国家的同类预警机,可以有效探测包括隐身飞行器在内的任何目标。俄罗斯著名媒体《军工信使》更是爆出猛料:A100预警机是全世界第一款装备双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的预警机,探测距离超过600公里,堪称“史上最强”。
已经服役十多年的中国空警2000预警机依然是一座很难逾越的高峰
A100预警机从外观上来看,跟A50系列并无太大区别,但其技术内涵却有了全方位的提升。以伊尔76运输机的最新改进型号——伊尔476运输机为平台,换装了PS-90A-76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延续了A50U的空中受油能力,使用寿命、结构承重、飞行性能、滞空时间等指标明显提高;装备了圆盘式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并集成了电子侦察系统和电子战系统;值得注意的是,与中国空警2000、印度“费尔康”预警机的三面固定式有源相控阵雷达不同,A100预警机采用的是两面旋转式有源相控阵雷达,在水平方向使用机械旋转,在垂直方向使用电子扫描,雷达天线罩的转速为每分钟5周,这样的布局虽然降低了设计难度,却存在数据更新率慢、容易丢失目标等问题,特别是面对高速或者隐身目标。
空警2000预警机的三面固定式有源相控阵雷达实现了全向电子扫描
当然最令人关注的还是所谓的“双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将双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实用化的只有中国和美国,分别装备了福特级航母和055型驱逐舰。俄罗斯在有源相控阵雷达领域一直都处于第二集团的后排(美国、中国为第一集团,欧洲、日本、俄罗斯为第二集团),至今都没有任何一款现役飞机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苏-57还在测试),舰载有源相控阵雷达也是乏善可陈。而且双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需要将两款不同波段、不同功能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共享一套后端处理系统,对综合电子射频管理技术的要求极高,这方面更是俄罗斯的传统弱项,看看俄军军舰上面那一堆堆如同违章建筑一样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雷达电子设备就可见一斑了。
A100预警机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保留了机械旋转结构,是否具备双波段能力还是未知数
因此俄罗斯是否能够一步到位,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实现从零的突破到直接上双波段,实在是令人感到严重怀疑。A100预警机历经曲折终于实现了成功首飞,也算是一个阶段性成果,将来会不会像苏57那样不断跳票不断延期,甚至以缩水版的形式匆匆服役,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然而在中国、美国已经相继装备了全数字阵列有源相控阵雷达预警机,并且正在加紧研发贴片式雷达预警机以及无人预警机的情况下,所谓的“史上最强”恐怕只是俄国人的一厢情愿,“未装备就落后”倒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利刃/晨言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