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最耐用的防空导弹:经过两次重大改进 居然用了50多年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利刃军事

在即将举行的珠海航展上,有一款已经多次亮相航展的防空导弹尤其引人关注。然而其引起关注的并非是其性能如何了得,而是其备受主办方的推崇,这显然有其特别之处。那么是什么导弹呢?

这款导弹初看并无特别之处,倾斜式的发射方式已经并非如今的主流,四个发射筒错落有致,卡车采用的是6X4驱动方式,较之红旗9的专用8X8底盘有着巨大的差距。但是这款堪称质朴的防空导弹,却是我国对于过往多款防空导弹研制的总结性代表,这就是红旗22。

红旗22其实应该算是起源于红旗2,而红旗2则众所周知的起源于前苏联著名的萨姆-2型地空导弹,在上世纪60年代,我军使用萨姆2型地空导弹击落U-2侦察机,世界上首开使用地空导弹击落飞机的战例,萨姆2导弹也因此一战成名。此后我军通过仿制,研制成功了红旗2地空导弹,并长期在我军服役,还陆续创造了多项击落敌机的记录。但是,在漫长的服役过程中,随着红旗2的性能逐渐被摸透,各类军用机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红旗2固有的液体燃料需要临时加注、缺乏机动部署能力、行进间无法射击、阵地准备时间过长、制导方式落后等诸多缺点都被无限放大。因此我国对红旗2的改进成了势在必行。

红旗2的改进首要的就是改变其燃料,由液体燃料发动机改为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整个导弹系统脱胎换骨,不仅可以随时发射,对于阵地的依赖相对减少很多。同时改进的还有制导体系,将无线电指令制导改为雷达制导,改进后的型号为凯山-1,于1989年研制完成,但一直没有外销成功,在继续进行研发后,于2007年进入我军服役,型号为红旗-12。同时成功外销马来西亚,出口型号为凯山-1A。红旗12导弹是为了弥补红旗9防空导弹在中高空的射击盲区而研制的,可谓红旗9这样的区域防空导弹的好帮手。那么,红旗22又是怎么样改进的呢?

在我国的防空体系中,红旗9是承担区域防空任务的,红旗6系列防空导弹则是承担中低空防空任务的点防御导弹,红旗12系列承担中高空要点防空任务,但是却没有一款多面手,将诸多防空任务集合在一起的防空导弹,而红旗9由于弹重太大、红旗6系列又太轻,因此脱胎于红旗2地空导弹的红旗12就是最好的改进对象。要知道,曾经以一己之力扛起我国地面防空火力的红旗2,可是全地域、全天候、全空域都能胜任的多面手。因此,将红旗12的制导方式再次修改为更加现代化的无线电指令制导方式,这是最佳的中近距离效费比模式。而在诸多层级的梯次火力配置下,改用垂直冷发射也毫无必要,反而是倾斜式靶向发射的方式更加适合。将这类导弹应用于要地防空后,凭借其数量多、射界固定的优点,其性能发挥上还是有很大优势的。这也说明了我国为何要将红旗2系列一改再改,直到魔改的必要。而从这个角度来讲,红旗9由于太贵反而没有优势了,红旗22如此好用,那么无怪乎我国要大力将其推向外贸市场了。(利刃/东风破)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