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特朗普再退群,撕毁《空天开放条约》,摧毁美俄战略互信最后基础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誓扫匈奴不顾身

这几天,虽然大洋彼岸的美国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肆虐的渊薮里玩命地挣扎,但并未耽误以特朗普“大统领”为首的美国统治阶级继续游戏人生、各种“退群”“找茬”:“找茬”就不用说了,光看这几天美国针对咱们国家的内政,又憋出多少坏水来就能看出来了。而作为本届美国政府传统艺能的“退群”,也有了新动作:

当纽约时报用整个头版纪念死者的时候,

特朗普在开心的打高尔夫球

22日,美国国务院向《开放天空条约》的各缔约国家,包括俄罗斯、西欧多个国家分别递交了备忘录,同时发表了一份声明,在声明中宣称,美国“将在六个月内退出《开放天空条约》”。这意味着,美国在连续退出了多项国际多边合作协定、退出多项国际军控条约之后,今儿个又双叒叕要祭出退群大法啦!

自然,特朗普“大统领”退群退的爽,可又引发了轩然大波,虽然美方在习惯性退群的时候,总会把锅往外甩,这回也不例外,给出的退群理由是抱怨俄罗斯“未能遵守相关条约规定”。但美国的行动依然遭到了各方的一致Diss,俄罗斯外交部就抱怨说美国退群之前根本没有跟他们商量(废话,老大办事为什么要跟你商量?)。欧洲多个国家则联合起来发了个对应声明,说美国的行动可能会减少欧美在集体安全问题上达成的部分共识,令欧洲局势变得不安全,可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美国:你就是那个代价)。而对咱们广大军迷来说,可能最关心的是:啥是《开放天空条约》啊?

《开放天空条约》的来历

要大伊万来说的话,《开放天空条约》相比我们去年提过一次的INF(中导条约),更像是一个冷战童话,一个有点儿“理想主义”的政治姿态:《中导条约》的谈判和缔约,从本质上来讲,是美苏两国基于自身战略利益、军事优势与劣势的双重考量,试图通过缔约谈判为己方攫取更多战略利益与军事优势的行为,而其谈判的最后结果,无非是“谈了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结果”。

《开放天空条约》由美俄空军合作执行

(背景是俄罗斯图-154M侦察机)

相比之下,《开放天空条约》看起来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当然,最后也是利己)了,毕竟既然是“开放天空”,顾名思义,各缔约国应当确保自身领空开放,以供其它缔约方实施随意性很高的战略侦察,想咋看就咋看,按照国人的固有观念都是“底裤看不得”,故而对于《开放天空条约》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东西,很多人理解不了。

美国“退群”前,《开放天空条约》拥有35个缔约国

当然了,《开放天空条约》作为一个充满了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政治童话,其缔约过程和执行情况也并不轻松,首先是缔约过程:其实所谓的“开放天空”,一开始作为艾森豪威尔总统于1955年7月在日内瓦裁军会议期间提出来的一个政治构想,和苏联当时针锋相对提出来的“裁撤核武器”一样,也是美苏两国各怀鬼胎的产物。

艾森豪威尔与赫鲁晓夫

托派分子赫鲁晓夫当时为啥要提“裁撤核武器”,那是因为当时美苏两国的核武器在技术水平、装备规模、战备情况、打击能力上完全达不到均势,苏联处于战略上的劣势地位。尤其是1954年3月,美国在比基尼环礁实施了一系列代号“Operation Castle”的核武器试验行动,其中一项代号为“Castle Bravo”的行动中,美军成功试验了当量达到15Mt的实战型氢弹(其实是三相弹,型号TX-21,代号“Shrimp”)。

“Castle Bravo”的行动中引爆的氢弹

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不嚷着要裁撤核武器才怪。同样的,“开放天空”这种提议,也是艾森豪威尔当时知道了美国正在研发U-2高空侦察机、正儿八经地准备把苏联的底裤看个光、而且苏联还拿不出同类装备的情况下提出来的,目的则是为了给自己的战略侦察活动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然你以为艾森豪威尔是活雷锋吗?

U2侦察机

由于双方都在打自己的小九九,最早的“开放天空”和“裁撤核武器”一样,最后都成了鸡同鸭讲,两边都装作没听见。就这么到了1989年,苏联领导人换成了著名的戈尔巴乔夫,响应了美国总统老布什提出的倡议,这事儿就这么意外地成了。

戈尔巴乔夫与老布什

《开放天空条约》对俄罗斯更友好

平心而论,戈尔巴乔夫尽管在很多问题上“傻”得可以,但是在跟美国签下来的《开放天空条约》上,执行了这么多年,虽说战略上的收益不太明显,但起码没有吃大亏,而且还能借助战术上的优势占占小便宜:

战略上的收益不太明显

说“战略上的收益不太明显”,《开放天空条约》本来就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签约初衷是为了彰显美苏两国(当然,后来变成了美俄)存在的战略互动与互信,是一种“对外昭示”性的政治宣示,至于真的侦察到什么东西,倒是第二位的。

2011年美俄执行该条约的空军人员

毕竟,虽然《开放天空条约》里说的比唱的还好听,说有关缔约方可以在彼此领土上空进行非武装的空中侦察,以检查其武器控制与履行国际条约的情况,而被观察国家只能以“飞行安全”而非“国家安全”为由对此类侦察飞行实施限制,看起来是“无限制自由侦察”,但实际上这里面是加上了一堆前置条件的。比如,侦察国在实施侦察飞行前要提前72小时报备航线,缔约国可以以“飞行安全”为由禁止侦察一方飞越某些敏感区域,机上的侦察设备必须予以严格限制,理论上只能携带四种类型的侦察设备,包括分辨率相对一般的光学侦察相机与摄影机、红外线扫描设备与合成孔径雷达,用于对特定区域实施光学照相普查与详查,禁止实施电磁信号测向与电子情报侦听。此外,被侦察国家可以派出2名观察员、1名航测员、1名翻译员上机跟随作业,避免侦察一方偏离航线、在侦察设备上动手脚、搞越权行为,一言以蔽之,就是避免侦察国有小动作。

双方人员检查机上的侦察设备

故而,美俄牵头、欧洲多国参与的这个《开放天空条约》,最后实际的战略意义也就俩:一、向外界宣示,美俄目前尚存一定程度上的战略互信,还没有搞到冷战时期那种一言不合就准备掀桌子的程度;二、向西欧国家宣示,欧洲目前基本上处于安全状态,你们不用担心美俄两国一言不合,就把欧洲给打成核废土。虽然目前美俄对对方的战略侦察行动早都改成了以光学侦察、电子情报侦察卫星为主,靠这种象征意义巨大的“开放天空”侦察不到什么东西,但起码可以作为美俄之间联系、互动、互信的一条微弱却有用的管道,也可以在关键时刻缓和同欧洲的关系,为俄罗斯与欧洲发展友好往来提供助力。因此,这么一份条约,对于俄罗斯来讲是有些好处的,当然最大的受益一方和《中导条约》差不多,美俄一缓和,客观上都有利于欧洲继续偏安一隅,故该条约战略上便宜了欧洲。

战术上占了点小便宜

而俄罗斯在条约的执行过程中在“战术上占了点小便宜”,其实也相当有限,主要都是技术上的优势:

OC-135B型战略侦察机

从目前美俄两国主要承担“开放天空”的战略航空兵兵力来看,美军目前有2架OC-135B型战略侦察机负责执行这一任务,在任务开始前部署到俄罗斯空天军的库宾卡基地作为出发基地。该型飞机从1993年投入使用以来,就没怎么实施过技术状态改进,还沿用了老旧的、分辨率一般的KS-78E型详查相机和KA-91C型普查相机,还得使用胶卷拍摄,侦察效果远远不如美军航天部队掌握的KH“锁眼”系列侦察卫星。故而,美军虽然对开放天空行动一向比较重视,飞行次数也远远比俄罗斯要多,但从本质上来讲,他就没把这玩意儿当回事,不然也不会几十年如一日地不对这些飞机进行任何升级、连最起码的侦察设备(合成孔径与红外成像)都不给配齐了。

OC-135B内部的设备已经非常老旧了

至于俄罗斯,完全是“同行衬托得好”,在侦察机的技术性能上,俄军2016年改装完毕、2018年投入使用的图-214ON型侦察机,性能要酷的多了,

图-214ON型侦察机

不仅安装了最新型的详查和普查型光学相机,还安装了最新型的、据说侧视范围达200公里的合成孔径雷达,可以探测到更多的情报信息,甚至部分侦察性能可能会超过一些老旧的光学与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卫星。因此从技术上来讲,俄罗斯这飞机的性能比美国的飞机要好,也算小赚一笔。

图-214ON上先进的光学相机

但是,OC-135B也好,图-214ON也罢,伴随着特朗普“大统领”的这句“没搞头,老子退群不玩了”,目测这两型飞机很快也要全部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问题,图-214ON作为最新锐的战略侦察机,可能会通过加装电子情报侦察模块,变成“全能型”战略侦察机。至于OC-135B,由于其平台和技术性能都太过老旧,没准儿就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了——当然对美俄来讲,麻烦的在后面。

美国这次“退群”的原因

至于这回美国为啥又要“退群”,很多大佬倾向于两种说法,比较天真的认为俄罗斯在任务中“不老实”,不仅看美国的底裤,还要进一步搞清楚底裤的材质工艺等诸如此类的私密性内容。关于这种说法,大伊万就一句话,愿赌服输嘛,你自己签的协议愿意给人看,还管人家怎么看?至于担心俄罗斯装“不符合规格的侦察设备”之类的,条约中不也有观察员、航测员随机保障嘛,想脱离条约规定搞些小动作你又不是制止不了。故而这种“因为俄罗斯不老实所以我们要退群”的说辞,在大伊万看来,在本质上体现出了特朗普政府在诸多内外问题上所秉持的固有立场,那就是永远有理。

而比较务实的大佬则认为,美国接下来可能要在美西内陆地区重启中导试验乃至核试验,这些东西不能给俄罗斯的侦察机看到了。这种说法有些道理,但别忘了咱们刚才说了,对于美俄来讲,目前对对方本土实施战略侦察,主力是各型号的光学与电子情报卫星,战略侦察机本身比重就已经很低了,即使真的要用战略侦察机侦察,也别忘了本条约是有前置条件、航线是需要报批的。俄罗斯所实施的侦察活动要是真的耽误了美国在内华达之类的地方捣鼓那堆玩意儿,美国也完全可以以“正当”的理由,比如不要耽误了我们民航飞机的正常飞行什么的加以拒绝,还没到退群的份上。

美国在1992年进行的核试验

所以,大伊万觉得,美国这回一言不合又退群,就是典型的特朗普“大统领”式的做派:老子想撕就撕。但到底是因为军事因素,还是政治因素,还是为了省两个油钱,亦或是特朗普“大统领”一觉起来觉得心头不爽,就别管那么多了,撕就完了。

条约限制?想撕就撕!

撕毁《开放天空条约》的影响

但特朗普“大统领”撕条约撕的爽,后续的麻烦事可就多了:咱们开头就提过一次,《开放天空》这种事儿,本质上是一个冷战童话,战略上的最大意义,是昭示着美俄尚存战略互信与协作,在美俄尚存战略互信的情况下,欧洲的集体安全是可以得到保障的,马照跑舞照跳也就问题不大了。但特朗普“大统领”这么一撕,算是把美俄战略互信仅存的、为数不多的晴雨表又给撕没了一张,不管“大统领”怎么想,反正在外人看来,意味着美俄关系相比之前又坏了一层,原本就已经不多的战略互动与协作更加稀少,相应的欧洲的安全程度也就不如之前了,这也是为啥欧洲这回反应极其强烈的主要因素。

欧洲的死活跟美利坚有什么关系?

但对于俄罗斯来讲,这条约其实撕了也就撕了,反正美俄两国从2014年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就一直处于相看两厌的状态,无非是对抗烈度的高低问题,多这么一个少这么一个条约,其实无所谓了。

至于这玩意儿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嗯,大概是告诉我们,实力才是坐下来平等谈判的唯一要素,实力不对等的情况下参加军控条约,最后就是被人当狗遛。所以,除了继续深化军改,强化我军的新质作战力量,我们还有什么选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