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无敌大黄蜂”横空出世,中国歼-15是要改成“超级飞鲨”?

军迷圈官微
文|誓扫匈奴不顾身
5月8日,波音公司宣布,该公司当天在其位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总装厂,向美国海军航空兵交付了首批两架F/A-18E/F Block III型“沉默大黄蜂”舰载机。而就在上个月月底,波音公司刚刚完成了第608架份的F/A-18E/F Block II型战斗机的生产任务,并正式宣告Block II型“超级大黄蜂”的生产线正式关闭。从Block II到III,几乎无缝衔接,“后超级大黄蜂”时代就这样来了。
刚出厂的“沉默大黄蜂”舰载机

美国海军为何又倒腾F/A-18了?
听到这一消息,很多读者可能会觉得比较奇怪,美国海军舰载机部队不早都定下了将F-35C作为新一代“标准战斗机”、统一下一代航母甲板的计划吗?这怎么又回头倒腾上了“超级大黄蜂”?
F-18F Block III“沉默大黄蜂”

装备与技术因素
其实,咱们话也不能这么说,毕竟根据美军的“舰队愿景2025”,起码到2025年左右,一个标准的美国海军舰载机联队(CVW),还应该是由2个装备F-35C的中队(各10架飞机)、2个装备F/A-18E/F“超级大黄蜂”的战斗攻击机中队(各12架飞机)组成主战力量,三代半战机和四代机各半。而根据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在2018年年底,发布的一份美军舰载机联队“2040年构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到那个时候,美国海军才打算把F/A-18E/F给逐步换掉,但用什么机型来实施替代并未说明,只提了一个很含糊的“F/A-XX”,指不定还会在“超级大黄蜂”的底子上改。

因此,基本上美国海军舰载机联队从现在起到2040年,以“超级大黄蜂”为代表的三代半战斗机在其舰载机联队中,依然有一定的生命力,既然一型装备还要服役起码20年,那么进行持续改进甚至深度挖潜,也就自然而然了。
政治因素
除了装备与技术方面的因素,咱们也不要忘了波音公司与特朗普大统领政府极其密切的关系,毕竟从研发路径上讲,F/A-18E/F Block III一开始甚至都不算美军立项的项目,而是波音公司在2010年“自筹资金”(熟悉的味道)搞出来的一个名叫“国际大黄蜂”的验证项目,研发目标是去竞标印度空军那时候搞得如火如荼的“先进中型多用途战机”。
印度专供版“国际大黄蜂”

虽然后来竞标无果而终,但特朗普大统领却不失时机地插了一杠子,大家都记得特朗普2017年刚上台就宣布“F-35太贵了,我要买便宜的飞机”,三番五次地表态要搞“波音大单”,到了现在终于把这批“大单”给实锤了,准备从现在到2024财年为止,采购84架全新的F/A-18E/F Block3,同时还准备以每年12架左右的进度,把现役的500多架Block2也给全部升级到Block III的技术水准。
没有人比我更懂舰载战斗机

虽然一方面,这批已经用了一二十年的“超级老黄蜂”也到了该MLU(中期升级)的年份,另一方面作为正常的技术升级,从Block II迭代到III也没啥问题,可特朗普的这么明目张胆,还是颇为让人怀疑美军买这批“沉默大黄蜂”,到底是针对需求买装备,还又是针对装备发明需求。
“沉默大黄蜂”的3点升级
毕竟,从目前F/A-18E/F Block III“沉默大黄蜂”的整体技战术性能上来讲,虽然被波音公司吹的很厉害,在波音的嘴里,“超级大黄蜂”经过这么一改型,怕是要被称作“超级无敌大黄蜂”(Super Duper Hornet)了,但是只要咱们把它的性能拿出来分析分析,还是感觉吧这飞机只是在现有机型的基础上做有限补充,否则波音公司也不会宣布可以通过模块化升级把现有的“超级大黄蜂”升级成“沉默大黄蜂”了。根据目前已经披露的信息,给Block III型准备的改进措施主要有如下几项:
Block III型的升级数据

增加“保形油箱”
第一是在机身边条上方、机身背部两侧增加保形油箱(CFT),这是当年波音倒腾“国际大黄蜂”项目的时候已经确定下来的改进措施。按照波音公司的说法,这一对大型CFT可以给“沉默大黄蜂”加上3500磅的额外燃油,约相当于1588千克,相当于“超级大黄蜂”挂载一个480gal的机腹中线副油箱。虽然给“沉默大黄蜂”加上了700千克的使用空重,但波音公司宣称CFT可以更好地改善“大黄蜂”的升阻比特性,并极大地提升“沉默大黄蜂”的作战半径。
F-18F Block III型

根据波音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沉默大黄蜂”在挂载两枚JSOW联合防区外攻击弹药、一个中线副油箱、两枚AIM-9X格斗弹的情况下,其高-低-高作战剖面典型作战半径可达1500千米,而如果把CFT模块拆除,则作战半径将降低300千米。在其它任务与挂载构型下,据说CFT也可以有效地提升这架“沉默大黄蜂”的可用作战半径,相比挂载副油箱,提升距离在二百到四百千米不等。
换装“封闭式武器荚舱”
当然了,增加保形油箱也不是白增加的,把原本用于机腹中线挂架的大型副油箱给“改到了机背上”之后,意味着“沉默大黄蜂”可以腾出机腹、机翼上的三个重载挂架,携带专门设计的EWP,也就是所谓的“封闭式武器荚舱”了,这也大概是新型武器荚舱在三代半改型战斗机上首次运用。相比传统的外挂武器,据说EWP可以有效地降低飞机雷达反射面、提升低可探测性能。
F-18F Block III型

按照波音公司的设计,预备装备给“沉默大黄蜂”的武器荚舱貌似当前只有一种规格,三个重载挂架通用,每个荚舱可以携带4枚AIM-120D型中距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或者2枚AIM-120D加2枚500lb级中小型JDAM弹药。而在不携带AIM-120D的情况下,该型荚舱可以只带1枚1000lb或2000lb级别的重型弹药,目前尚不清楚这种体积与副油箱类似的大型荚舱究竟出于何种考虑,也不清楚打算用于何种战术场景。
F-18F Block III型的武器荚舱

大伊万个人认为,在对空构型下使用此类荚舱,类似于在空战中“带着副油箱空战”,对超视距占位、近距离格斗中的战机机动性,均有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而在对战机机动性要求相对较弱的对面攻击构型下,使用低可探测性的武器荚舱还是相对有些优势的。
更换“航电系统”
除了“增加CFT”和“换装EWP”,“沉默大黄蜂”所实施的第三大升级措施那就是稀松平常、堪称三代半战机升级的常规操作了:更换航电系统。相比较“超级大黄蜂”,“沉默大黄蜂”在航电系统上起码实施了三项升级:

一是增加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出品的IRST-21型前视红外探测系统,增加其态势感知能力,这套系统在当前的三代半战斗机改进中属于标配,但不清楚美军打算如何实现这种构型。之前有消息称美军打算学习F-35C,在“沉默大黄蜂”的“颌部”安装IRST探测窗口,但根据交付的两架样机情况看,美军最后似乎选择了最为保守的方案,将IRST集成在中线副油箱上,在前部安装AN/ASG-34型探测器,而在探测器后方接着加燃油,很迷的设计;
IRST红外探测系统

二是增加了其战术数据链、电磁支援性能,“沉默大黄蜂”对其机载电子系统进行了大范围更新,使其可以兼容美国海军目前通用的、尤其是可以与F-35C联合作战的海军综合火控系统,目前确定的升级措施包括了更新低可探测性的高带宽数据链(“战术目标网络”,TTNT)、改进型的卫星通讯系统(SATCOM)、“分布式目标处理器网络”(DTP-N)、新一代电子对抗与电磁支援系统等,据说升级后的“沉默大黄蜂”可以完全在没有“咆哮者”的支援下实施高烈度作战,但具体的效果如何还要继续观察;
“沉默大黄蜂”的座舱

三那就不用说了,毕竟航电和火控系统都升级了一个遍,座舱也得改一改,“沉默大黄蜂”就使用了甚至比F-35C还要先进的触摸式大尺寸战术显示器(LAD),不仅可以自由选择战术信息与显示模式,甚至可以以三维图像的形式将整个战场态势实施全景式展示,类似于游戏中的“上帝视角”。不过,虽然航电系统方面的升级为数不少,但是“沉默大黄蜂”很迷地没有对AN/APG-79雷达实施升级,让人有点儿看不懂。
APG-79雷达

“沉默大黄蜂”厉害吗?
总而言之,对波音公司这回搞出来的这个“沉默大黄蜂”,咱们在这么分析了一番之后,大伊万的观点是,其性能相比较“超级大黄蜂”,应该是有相当的提升的,但并不是厉害到了无敌的地步,更不能说它已经快要“和F-35C比肩”了。毕竟F/A-18E/F Block III再怎么实施改进,也是在Block II的基础上做算术,并没有超出第三代战斗机、三代半战斗机实施改型的典型逻辑。

唯一算是有亮点的,应该是波音公司把副油箱改成CFT“保形油箱”、然后腾出重载挂架携带EWP“封闭式武器荚舱”的改进,但是这种改进首先对整机空战性能的提升比较有限。毕竟咱们说过了,加上武器荚舱跟挂着副油箱空战差不多,其次这种改进加上其它一些有限改进措施(比如涂覆吸波涂料等),是否可以有效地降低整机低可探测性能也值得怀疑。要是在整体设计不变的情况下,光靠使用外挂的武器荚舱就可以把三代机的隐身性能提升到四代机的水平,那各国还要装备各型第四代战斗机干什么?
F-18F Block III型战斗机

相比在其技战术性能上种种或真或假、有待证实的宣传,美军的这架“沉默大黄蜂”真正的优势,大概也就是两个方面:
“沉默大黄蜂”

第一个方面是俩字儿“便宜”,毕竟波音公司说了,“沉默大黄蜂”每小时的运作成本还不到2万美元,这个数据别说相比F-35C了,就连相比中国空军装备的苏-30MKK,都已经便宜到天上去了。这对于各种项目都在要钱,“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的美国海军来讲,大概是最能够打动美国海军航空兵的方面之一(笑)。

第二个方面还是俩字儿“能带”,毕竟相比只能使用机腹弹舱携带2枚2000lb弹药的F-35C,在同样的挂载构型下,“沉默大黄蜂”可以携带3枚2000lb重型弹药,对其它SDB弹药等不同种类的灵巧弹药,挂载能力也均超过F-35C。当然F-35C也可以把这些弹药都挂在机翼挂架下面,但是这么一挂,F-35C还有何隐身性能可言?与其出动F-35C,倒不如出动“沉默大黄蜂”,毕竟“沉默大黄蜂”便宜啊!这大概就是这架“沉默大黄蜂”能真正打动美国海军航空兵的地方。
F-35C外挂弹药会大大破坏隐身性

那么,既然美国海军航空兵已经开始为“下一代舰载机”厉兵秣马了,中国海军航空兵未来的舰载战术飞机之路应该如何走、我们是否需要在歼-15的基础上同样改一个“超级飞鲨”出来?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留待下次接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