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甲午战争,坚持打下去会有胜算吗?日本外务大臣的这句话值得商榷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兵器陈列室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在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中国代表是徐永昌将军。可能有的人对他不了解,他是中原大战晋绥军的总指挥、抗战时期的军委会四巨头之一。作为第一位踏上日本本土的中国将军,看着同盟国停靠在东京湾的各国军舰,徐永昌内心感慨万分,他说道:“甲午之役,果能一胜,则我海军今日不悉何似?”

甲午战争,一个让国人无法忘却的战争,梁启超曾经说过:唤起吾国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实也。

这场战争宣告洋务运动彻底失败,极大地刺激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

谈甲午战争必须要了解一个人物,就是日本的明治天皇。

1867年,明治天皇即位,这年他十六岁。别看年纪不算大,可他登基没多久便在《天皇御笔信》中宣称“开拓万里波涛,宣布国威于四方”。可见其野心有多大,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日本走向了明治维新的道路,为27年后的的甲午战争打下了基础。

言归正传,甲午战争从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为开始,到1895年4月17日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为止,一共打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单从时间上看还没有第一次鸦片战争打的长(第一次鸦片战争从1840年到1842年),可是甲午战争为何败得如此惨重,就连赔款就达到2亿3千万两白银(包含三千万赎辽费)。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疑问,竟然赔款这么多,那为何清政府不坚持打下去,与其赔款,不如将赔款变成军费与日本死磕到底。

如果坚持打下去,会有胜算吗?请听我分析一下。

首先,甲午战争后期,虽然清朝在军事上完败,但是日本那边也好不到哪去。当战争进行到第八个月时,时任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说:国内海陆军备殆已空虚,而去年来继续长期战斗之我军队人员,军需固已告缺乏。”

陆奥宗光的这句话值得好好商榷一番。

都知道战争费钱,但是如此费钱恐怕超出了日本人的预料,要知道此时的战争才打了不到一年,连一个省会城市都没打下来,日本财政就已经捉襟见肘,如果清政府坚持不议和,再打下去恐怕日本明治维新三十年的成果都会消耗殆尽。

​在和谈之前,前线日军将领提出了攻打山海关然后继续打北京的计划,已逼迫清政府签订城下之盟,但是这个军事计划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否决了。

伊藤博文不想进军关内入主中原吗?他做梦都想,但是因为没钱,他只能否决这个计划。

因为前线将领是从单纯的军事角度分析问题的,而伊藤博文要考虑全局,要考虑政治,当时因为战争,日本国内已经发生起义。伊藤博文赌的就是清政府急于结束战争,他想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

伊藤博文赌赢了。

两次鸦片战争以及后来的八国联军,都是在平津地区乃至京城陷落后才开始议和的,可是甲午战争却是个例外,当时日本在东北只是占领了辽宁部分地区,沈阳都没有攻下,在山东的日军也仅仅占领山东半岛南部,主要是威海卫。

​而且甲午战争后期的形势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整个甲午战争,清军阵亡19148人,负伤5308人, 而日军方面是6445人死亡,3530人负伤。这些数据是有争议的,但也反应出整个甲午战争的敌我伤亡比例并没有那么悬殊,而且日本是远征,对后勤物资更是有更大的挑战。

当时北洋水师虽然覆灭,但是清政府的陆军还在。其中牛庄之战是湘军的最后一战,也是惨烈的巷战,湘军主将刘坤一率领五千余人湘军将士,面对一万余人日军誓死不退,给予日军重击,日军记载:

“其能久与日本交锋者,武威军也。奋死决战,以弱势兵力死守一昼夜,实清军所罕睹者也。”

如果再来几个牛庄战役,日军的士气将大减,最后谁胜谁负还真难预料。

有人会问,如果不及时议和,在没有国际帮助的情况下清政府以一国之力抵抗日军,还是没有胜算,抗日战争也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线建立后才胜利的。

这个问题忽略了一个本质,那就是清政府虽然没有国际援助,但是此时的日本也不是发动侵华战争时的日本啊。日本之所以后来走向全面侵华之路,不就是拿着巨额的甲午战争赔款发展起来的,说白了是清朝把日本养大的。

所以关键还是在甲午战争,如果清朝坚持不议和,坚持打下去,在日本明治维新后第一次对外战争时就打疼他,让中原大地在当时就成为日本侵略军的伤心之地,日本人只要一提起甲午战争,虽然赢了但也是残胜,恐怕就不会有后来的隐患了。

正因为胜利来得太轻松,轻而易得的的就取得了两亿三千万两(含三千万两赎辽费),极大的刺激了日本对外的侵略野心。

所以在第一战就扼杀侵略苗头是极为重要的。日俄战争就是个例子。

日俄战争从1904年2月打到1905年9月,日本就死亡88429人(战死35122),伤103584人,被俘约2000人。虽然胜利,但是日本付出的代价也是惨痛的,这种痛一直到二战时日本都不曾忘记。

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等到诺门罕战役前,日本政府分为两派,北进与南派争论不休,主要就是有感于日俄战争时所领教了俄国人的厉害,迟迟不敢全面北进。等到诺门罕战役后,日本又被打疼一次,就彻底不敢与其交手了。

与俄国一再打疼日本相比,我们正好相反,甲午战争增强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九一八又增强了一次,从来就没有打疼他,以至于到今天还敢和我们叫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