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半自动步枪:二战时日军为何不装原因探析

军迷圈官微
文|国平军史11
由于日本是个岛国,本身资源非常有限,因此网上大都数军迷都将日本在二战时期,没有装备半自动步枪,冲锋枪数量极少,直到战争快结束时才列装了数万把百式冲锋枪聊胜于无,都归结于日本太穷,特别是资源缺乏的原因。
作为军迷个人以为,军迷的观点不无道理,但却没有说到点子上,日本不装备半自动步枪和可视作未装备冲锋枪最根本原因,是军方高层的观念问题。
日本军部许多高层,有的甚至都参与过1904年的日俄战争,且大都是陆军出身,都是从士兵中爬上来的,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对三0式即“金钩步枪”和三八式步枪非常推崇。
精准射击、三0军刺板载冲锋的作战模式,让日军在战场上从未遭遇强敌,貌似高大威猛的沙俄士兵,在白刃战拼刺时,遭样被身材矮小的日军士兵刺得心惊胆战。
因此,日本军部的那帮老朽,非常推崇步枪精准射击,强调一弹一中,弹无虚发,发扬武士道精神,在板载冲锋中用白刃战压倒对手。
于是,日本陆军中就出现了专职的拼刺教官,非常重视士兵的技战术能力,从射击、拼刺、徒步作战;从单兵作战到大队级的战术配合作训等。
对于冲锋枪的评介,军部的老朽认为百发一中,纯属浪费子弹,不如步枪一发一中,极力阻扰冲锋枪的研发和装备。
二战时,日本陆军以三八式步枪、歪把子轻机枪、九二式重机枪、八九式掷弹筒和九二步兵炮所组成的火力,对付亚洲落后的农业国军队已经足够了。
太平洋战争初期,对付同样装备李·恩菲尔德步枪和M-1903春田步枪的英美军队也足够了,所以日军将英美军队赶出了马来半岛、菲律宾和新加坡等地。
随着战争的深入,残酷的太平洋逐岛战役开始,由于美军换装了M-1加兰得半自动步枪、M-1卡宾枪、M-1冲锋枪等,枪械的自动化程度远在日军5发栓动三八和九九步枪之上,因此,美军步兵手中的火力彻底碾压了日军步兵。
吃了大亏的日军各师团长,纷纷要求军部研发装备半自动步枪和冲锋枪等步兵自动枪械,面对日军战损率远在美军之的血淋淋的事实,日本军部那帮老朽不得不同意前线中将级师团长的请求。
在缴获美制M-1加兰得半自动步枪基础上研发日本自身的半自动步枪,同时加快了原来就已研发成功,但一直未正式量产的百式冲锋枪,但却要求冲锋枪装上刺刀便于拼刺,装上两脚架可以当轻机枪用,装上最大射程1500米的标尺,世界上最奇葩的百式冲锋枪就此诞生。
至于日军在缴获美制M-1加兰得半自动步枪基础上研发的四式自动小铳,也即日本的四式半自动步枪,直到战争结束,也就研制了250把样枪而已,根本就来不及装备大规模量产,战争就已经结束了。
因此,口径7.7毫米,枪重4.14公斤,10发弹仓供弹的四式半自动步枪,在日本陆军官兵中,并没有实战纪录,可以视作日军在二战期间,没有装备半自动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