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30年白干了!日本最强反舰导弹彻底失败:只适合扔到日本海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123观察室


利刃/TONE

自1992年提出概念开始研发至今,日本ASM-3超音速反舰导弹已经走过了近30年的岁月。而在这之前,它几乎是被日本媒体乃至是外国媒体轮番吹得天花乱坠,几近成了能让美国航母都为之胆寒的"反航母决胜兵器"。

但就是这么一款研发30年之久的"决胜兵器",却连续两年都没有得到日本防卫省的正式购置拨款:航空自卫队方面希望下一代超音速反舰导弹能拥有至少400公里的射程,而不是ASM-3的不足200公里。

图为公开展示的ASM-3超音速反舰导弹,该弹依旧未得到自卫队方面的正式认可。

具体来说,日本防卫省对射程要求提升的原因非常简单。和上个世纪90年代时不同,如今的东亚各国海军舰队已经"盾舰林立",动力射程超过150公里,甚至超过200公里的大型防空导弹也"随地可见"。

而ASM-3要想实现这个200公里的最大射程,其载机F-2A必须要在高空指定位置发射导弹,这就意味着面对防空舰,乃至于面对可能前来拦截的敌战斗机,搭载ASM-3的F-2A必定有去无回。

图为同时挂载ASM-3和ASM-2的日本航空自卫队F-2A战斗机。

要想把一款导弹射程从不足200公里延长到400公里以上,最简单的逻辑就是加长弹体以容纳更多燃料,但这对于ASM-3来说很难行得通:为了适应F-2战斗机能够挂载4枚的"硬性要求",ASM-3在"体重"未达到1吨的同时,却拥有近6米长的弹体,这意味着如此"细长"的ASM-3将很难进一步加长。

换句话说,日本要想研发射程超400公里的空射反舰导弹就只能把ASM-3推倒重来,不可能沿用现有弹体构型继续研发,至于什么最早在2020年推进采购新弹的事宜,那更是无稽之谈。

图为在机腹重挂点携带一枚"布拉莫斯"巡航导弹的印度空军苏-30MKI战斗机。

当然,导弹射程的实际增长远不止是"加燃料罐"这么简单的事情。对于ASM-3这种全程应用固体火箭冲压飞行原理的导弹来说,燃料量和发动机工作时间,乃至进/出气流量的增加使得固体火箭发动机,以及冲压发动机和弹体的设计必须要从头开始,工作量不可谓不大。

相比之下,主动雷达导引头的更换反而是很简单的事情。换句话说,日本人在2006年第一阶段样弹亮相之后做的一切工作都已经完全无用,只适合丢进日本海。

图为挂载ASM-3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日本飞行开发实验团F-2A战斗机模型。

不得不承认的是,日本的确具备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研发和制造能力,但在ASM-3到底定位如何,该由什么飞机搭载,要形成什么作战效果的想定方面,日本人无疑犯了大错:一方面,ASM-3不仅要达到全程超音速突防的效果,另一方面还必须能够让F-2这种中型战斗机能同时挂载4枚,这最终导致ASM-3在理想射程只有200公里的同时,战斗部全重也只有200千克,4发同时命中才有可能瘫痪一艘4000吨级护卫舰。

图为计划由美国海军F-18E/F战斗机挂载2枚的LRASM反舰导弹。

而纵观美俄中的各款新型反舰导弹,无不例外都有对性能的妥协:俄罗斯为印度研发的"布拉莫斯"不仅达到了超音速突防的效果,且射程和威力都足,但一架重型战斗机苏-30MKI只能携带一枚;美国准备替代"鱼叉"的LRASM在射程和威力上也不逊前者,重型战斗机也能携带两枚,但就是舍弃了超音速性能,总的来说各有侧重,也就是都对需求有一个大致的妥协,技术实现不了就"抓大放小"。

但在缺乏研发经验,乃至于没有市场压力的日本人面前,取舍妥协这个概念可能一直都不存在,而如果不吸取ASM-3好高骛远的教训,日本的下一个跟头还会摔得更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