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终于换上“中国心”,印度却慌了,急忙去抱这国大腿

军迷圈官微
文|迷彩虎
原标题:歼20终于换上“中国心”,印度却慌了,急忙去抱这国大腿
长期以来航空发动机一直是都是卡住中国战斗机“脖子”一大难题,为中国战鹰换上一颗真正的“中国心”,也成为了几代中国航空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而在航空界,围绕中国隐形战机歼-20的发动机到底是中国造还是俄罗斯造这个话题大家都争论不休。
不过,就在近期,从境外媒体传出一则消息。
中国接近解决新型低可探测性航空发动机的量产问题,届时歼-20可能进入大批量生产,并在2025年左右生产200架。
港媒也援引“军方消息人士”话称,一款为歼-20设计的国产发动机,已取得重大进展,预计将会于今年年底投入量产。
若此消息为真,那么改进“动力包”后的歼-20能够以超音速隐形飞行,与美国装备的F-35不相上下。
一直以来,航空发动机技术都被各航空大国视为机密,轻易不会向别国传授。
中国工业基础和科研能力相对发达国家较为薄弱,虽然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都没有放弃对国产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工作,但关键技术仍然不过关。
中国一方面继续从俄罗斯进口发动机维持,另一方面对进口来的俄制发动机进行研究。
所以直到目前,中国军队装备的歼-10轻型战斗机、歼-15舰载重型战斗机和运-20运输机仍在使用进口的俄制发动机。
但中国从未停下为自家的战机换上“中国心”的脚步。
外媒在报道中称,歼-20这次换装的“中国心”很有可能是采用锯齿形喷管收缩叶片的新型发动机。
通过锯齿形的叶片,将雷达波反射到有限的角度,以改善尾部的雷达散射特征,减小被发现的概率,试验表明齿形裙边尾喷管的红外辐射强度最大可降低近10%。
从外观上看,这种发动机仍然疑似涡扇-10“太行”发动机的改进型WS-10X,而非所谓的涡扇-15。
该发动机的尾喷管的锯齿设计与歼-10B的轴对称全向矢量喷管有异曲同工之妙。虽与“涡扇-15”存在一定差距但仍可作为其技术储备。
十几年来,中国的太行WS-10发动机经过改进,将推力从WS-10的12.5吨提高到了WS-10A的13.2吨,寿命也增加到了3000小时以上,大修间隔达到了1500小时。
目前中国的涡扇10型发动机,已经在歼11B、歼16战机上批量装备。而空军装备了200余架歼11B、海航装备70余架。
涡扇-10航空发动机
加上50-100架的歼16战机,可以推算出涡扇10发动机的总产量已经到达700-900台。
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厂已经完全解决了涡扇10的生产工艺、技术瓶颈,涡扇110“太行”发动机的年产量提高到了200台左右,已经可以满足其它机型的需求。
换装涡扇10发动机的歼10B战机
涡扇10发动机产量有了保证后,歼10、歼20等战机在近年来频频传出装备涡扇10进行试飞的消息。
由于涡扇10跟AL31发动机在涵道比、进气量需求等关键指标上大相径庭,因此歼10、歼20换装涡扇10后,整个飞机的飞行包线都需要重新试飞,甚至发动机进气口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修改。
这种情况美国的F16战机也曾遇到过,使用F110发动机的F16与使用F100发动机的F16相比,发动机有明显区别,而且两者不能互换发动机使用。
歼20装备涡扇15想象图
战斗机更换发动机可不是简单的事,但只要在设计时就考虑到相关问题,也不是那么不可思议的事。
历史上有很多战斗机更换发动机而失败的先例,最典型的就是英国为F-4K“鬼怪”式战斗机换用罗尔斯-罗伊斯“斯贝”涡扇发动机,更大的推力反而导致更糟糕的最大速度和超音速加速性,只有低空性能改善了。
但这是有原因的。
“鬼怪”式为了航母起落,具有不错的低空低速性能,但归根到底,这是典型的高空高速战斗机,是围绕着两台通用电气J79涡喷发动机设计的。
在改装“斯贝”的过程中,进气道要加大流量,后机身要加大,破坏了原来的气动设计,显著增加了阻力,导致失败。
战斗机发动机不能随便改,F-4K从F-4J换装“斯贝”涡扇而来,但性能严重低于预期。
但战斗机换发的成功先例也很多。道格拉斯A-4“天鹰”是轻型舰载攻击机,在高亚音速段特别机动灵活,以至于美国海军Top Gun学校曾经用A-4作为假想红军战斗机。
但A-4的普拉特-惠特尼J52涡喷不仅老旧,而且油耗很大。在80年代,新加坡A-4换装通用电气F404非加力型,推力增加15%,油耗、可靠性大大提高,机动性进一步改善。至少从换发角度来说,这是成功的改装。
新加坡用F404换装A-4,获得成功
以色列空军在换装F-15、F-16之后,有意对现有的“鬼怪”式大规模换用普拉特-惠特尼PW1120,这是F100的涡喷版。
性能比原装的通用电气J79有显著提高,最后因为成本和装备规划问题而搁置,换发本身是成功的。F-14B/D当然也是换发成功的典型。
正因为更换发动机“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量产型的歼20并不急于换装涡扇10发动机,哪怕涡扇10的可靠性、产量已经能够全面替换AL31。
歼20原型机装备涡扇10试飞,更多是一种“未雨绸缪”的手段,一旦AL31发动机供应出现问题,歼20不至于面临停产的危险。
而涡扇10与AL31同属推重比8一级的涡扇发动机,歼20将发动机换成涡扇10,性能提高并不明显,先用AL31“凑合”,以后直接装备涡扇15发动机才是最终目标。
目前的歼20,无论是气动设计还是航电水平都可以与美国的F22战机比肩,甚至在分布式光学孔径系统(EODAS)等子技术上有优势,唯一的差距就在于发动机。
相比于F22使用的F119发动机,无论是AL31亦或者涡扇10,各项指标都有较大差距。
只有在换装了最大推力高达16-18吨的涡扇15,歼20在超音速巡航、机动性上才能到达甚至超过F22,达到一流五代机的水准。
中国在歼-20的项目上取得的重大进展也挑动着喜马拉雅山脉的另一边印度的神经。
考虑到自身作为区域性大国的地位,以及担心邻国巴基斯坦得到歼-20这款5代机会对其形成在空中力量对比上的压倒性优势,印度自身也倍感压力。
虽然在去年10月印度怕再次“掉坑”取消了和俄罗斯一同研制5代机的项目,可一向作为军购大国的印度也不得不再次把心思放到了砸钱买装备的上面。
可这次印度盯上了和歼-20同属5代机家族的苏-57上面,尽管西方舆论一再宣称苏-57在隐身性能等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来敲打印度不要“跳火坑”,但焦虑症缠身的印度此时也只能寄希望于苏-57这颗“回魂丹”了。
虽然,印度使出浑身解数一再向俄罗斯撒娇以促使俄方推进对苏-57的改进进程。
但以目前俄罗斯的经济能力来看,这一计划进展的并不十分如意,苏-57这颗“回魂丹”能不能治好印度的5代机焦虑症还很难说。
来源:四代重歼、利刃等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