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解放军扔手榴弹最远记录102米 被誉为人肉迫击炮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科罗廖夫

手榴弹投掷是我军的一项重要训练科目,从建军以来,我军就将手榴弹作为步兵攻坚和防御作战的重要武器。近日,解放军媒体报道了一则信息,北部战区某炮兵团教员宋福旦,立姿投掷木柄手榴弹102米,打破全军记录,二等功一次。根据新闻介绍,宋福旦是一名从士兵成长起来的干部,现为中尉军衔,2011年被评为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宋福旦的投弹动作为舒展身躯,右脚蹬地,扭动腰部,侧身引弹,投掷出手。

宋福旦当士兵的时候最擅长的就是投掷手榴弹,新兵结业考核时就投出了62.5米的成绩,从新兵到中尉,宋福旦凭着一枚手榴弹,他先后29次夺得各级该项比武的冠军,打破并保持了军区、军、师、团、营、连6级的记录,先后荣立三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

102米这个距离是十分了不起的,宋福旦中尉因此被战友们称为”人肉迫击炮!”不过,这没啥实战意义。

手榴弹飞行的远度,主要取决于出手时的初速和角度。要取得102米的成绩,需要初速达到33米/秒以上,以45度角投出,此时竖直方向的速度分量为23.3米/秒,这样手榴弹将于4.7秒后落于102米的距离上。然而手榴弹引信作用时间只有3.5秒,投掷实弹时,以初速33米/秒投掷的手榴弹将在86米的半空中爆炸。

人体投掷手榴弹的初速不会无限增加,一般人投掷手榴弹的初速大约15米/秒,极限初速也不会超过20米/秒。33米/秒的初速相当于标枪世界冠军投掷标枪的初速,这是不太可能发生的。所以,这个投掷记录只能在军事竞赛中实现,必须使用不爆炸的教练弹,没有实战意义。

在一些抗日神剧中,经常会看到士兵把手榴弹扔出上百米远,这就太假了,一般士兵能投到30米就符合要求。根据我军新训练大纲的要求,士兵手榴弹立姿投掷,分为投远和投准两项。其中手榴弹投远的标准是及格、良好、优秀标准分别是30米、35米和40米,能投出50米的战士可授予投弹能手称号。

投准考核是在靶场设置内环直径3米,外环直径6米的投弹区。距离30米投3枚弹,全部命中或2枚命中内环为优秀,没有1枚命中环形靶就是不及格。

也有网友认为手榴弹投的远,有很大的作战意义,因为可以让手榴弹空炸。

其实这是一厢情愿。想要扔手榴弹取得空炸效果,是非常高难的,普通手榴弹的有效杀伤半径,在地面大约7.5米,空炸的话,大约15米。如果扔得过高过近,或过远,都会影响杀伤效果。所以要想取得空炸效果,你需要准确地将手榴弹扔到敌人脑袋上方10~15米高度,并且在这时恰巧爆炸,这对于士兵的要求太高了,非人力所为。

在奥运会上,标枪、铅球、链球、铁饼……所有的掷远项目都是追求距离。但在军事五项世界锦标赛和国际军事比武中,手榴弹投掷则既要比投准,又要比投远。分为20、25、30、35米四个距离,各投4枚无柄手榴弹,取投准的成绩计分。

所以,我军现在对于手榴弹实战训练,更多的是要求投的准。根据军报的报道,去年3月23日,第26集团军某旅的一场充满实战气息的手榴弹使用课目演示,在训练场上实设了碉堡、坑道等工事,全部使用实弹。示范班长需要在距离5米、有敌情的情况下,将手榴弹扔进长宽仅有20厘米的“敌”碉堡。按照实战要求,手榴弹应该在点火后停顿1~2秒再出手,防止敌人回掷手榴弹。

投掷一枚小小的手榴弹,原来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