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代机初露端倪?那你知道前五代长什么样吗?

军迷圈
文|飞行二次元
关于中国空军六代机的传闻已经非常久了,至少网络上几年前就开始了,按照我国制造一代、发展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发展思路,中国空军第六代战斗机怕是已经有一些念头了。
目前世界上已正式宣布开始研制第六代战机的国家,分别有美国、俄罗斯、法国、日本和中国等五个主要国家。近日,在央视某栏目中出现了一款前所未有的新型战机画面,该战机和现役战机单从外观而言就截然不同,而在此之前歼20总师曾经提到中国空军有一个“更大的目标”,我们不免推测,中国的“六代机”怕是已经在路上了!
那么问题来了——时至今日,战斗机发展已经出现了“六代机”这一全新概念,那你知道从一代机到六代机,它们的划分标准到底是什么呢?它们各自又有怎样的特点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第一代战斗机大致出现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这代战斗机普遍采用涡轮喷气发动机,已经可以初步实现超音速飞行。武器装置以大口径航空机枪为主,作战方式则为“狗斗”,即近距离空战格斗。此时的战斗机电子设备用“简陋”二字来形容也一点不为过:通讯电台、高度计、无线电罗盘这三样是一代机的标配,而简单的敌我识别装置和有效距离仅为几公里的雷达装置已经可以算得上是这代战斗机上的“高配”了。至于火控系统就更为简单——光学瞄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望远镜。
代表机型:
美国F-86
前苏联米格-15
中国歼-5
第二代战斗机兴起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期,在气动设计方面开始采用两侧进气的方案,翼型则逐渐趋向于较薄的超音速机翼,尽管仍然采用大推力涡轮喷气式发动机,但得益于优化后的机身方案,飞行速度已经达到了二倍音速,这相对于一代机而言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本代战斗机的武器系统主要是空对空导弹,同时兼具对地攻击武器,火力比前代大为增强。电子设备在二代机身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二代机已经有了独立的航空电子设备系统如单脉冲雷达和惯性导航系统等,部分机型甚至装备了具备拦射能力的火控系统,使得战机的生存能力大大提升,并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由于装载了更多的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战斗机的重型化趋势在二代机身上已经开始体现。
代表机型:
法国“幻影”Ⅲ
前苏联米格-25
中国歼-8
第三代战斗机是从七十年代开始大批涌现的新一代喷气式战斗机,这一代战斗机整合解决了前两代战斗机在实战和飞行训练中出现的大多数问题,设计理念由以往的“越高越快越好”转向重视战机的机动性。三代机在武器系统和机电系统的性能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得益于冷战白热化时期军工科技的高速发展,新型材料、高性能雷达系统和效率更高的动力系统如涡扇发动机的普遍使用使得这一代战斗机的用途开始趋于多元化,从实战效果来看,三代机确实属于较为成功的一代战斗机,目前世界范围内三代机仍然是各国的主力机种。
代表机型;
美国F-16
前苏联(俄罗斯)苏-30
中国歼-10
第四代战斗机是指在三代机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性能优化的机种,其特点是战机机动性和电子系统的进一步提升,此外,隐身性能的增强也是四代机较为显著的特征之一。由于2009年之前美国的战机代别标准尚未更新,同时这一代战斗机与前代也确实没有较为明确的划分标准,因此四代机也常被叫做“三代半”。
代表机型:
美国F-15E
法国“阵风”战斗机
俄罗斯米格-35
第五代战斗机的最大特点是低可侦测技术(即隐身技术)的全面应用,较高的战场信息融合能力和高度强化的网络通讯能力使得五代机在具备高机动性能的同时还有着优异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在五代机的性能范畴内已经属于标配。五代机是目前世界现役最先进的战斗机。
代表机型:
美国F-35
中国歼-20
俄罗斯苏-57
讲到这儿,我们不妨提一下六代机的概念——人工智能控制的吸气式高超音速战斗机,五代机身上最具价值的莫过于其强大的信息整合系统,而六代机则更加注重于“通感”,也就是人机合一,这对战机作战系统的要求远远高于以往所有前代。正是基于此,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款成形的六代原型机,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空军的六代机“大目标”能够从概念转化为成品,为我国的“强军梦”再添虎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