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歼-15已进行上千次电磁弹射试验,意味着什么

军迷圈

关注

文|军事老秘书

中国下一艘航母什么样?常规动力+滑跃起降?常规动力+蒸汽弹射?核动力+蒸汽弹射?核动力+电磁弹射?这些猜想,现在全部被颠覆,因为答案很可能是:常规动力+电磁弹射。最近,军事专家尹卓公开表示,中国舰载机歼-15战斗机已进行过上千次电磁弹射试验,中国下一艘航母很可能使用电磁弹射技术。

中国的前两艘航空母舰为传统动力,战机滑跃起飞。比较而言,滑跃起飞传统而简捷,但短处显而易见,那就是舰载机要牺牲一定的起飞重量,这对于油箱储量和挂弹数量都有影响,甲板的利用率也不够高,可摆放的战机数量偏少。总而言之,滑跃起飞影响航母的整体作战能力。

目前的弹射技术,分为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蒸汽弹射的维护成本大,输出动力的可调整性差。电磁弹射代表着未来。然而,美国的电磁弹射技术,是建立在核动力的基础之上的,因为这需要庞大的电能。如何在常规动力航母上使用电磁弹射技术,其难度不亚于电磁弹射技术本身。

中国能够在核动力航母之前开展次数如此众多的电磁弹射试验,要归功于马伟明少将及其团队。这个团队开发了一个中压直流输电网,取代了原来以交流电为基础的系统。这是一种创新设计,让高能耗的武器和弹射系统可以出现在传统动力舰艇上。除此以外,导弹、卫星、高速列车都能够用上这种技术。

2016年6月底,时任海军司令吴胜利上将到海军工程大学参加活动,马伟明教授向他介绍情况,吴胜利亲自为马伟明打伞,这张著名的“打伞照”,让人们看到了对于人才的重视,也更加关注国宝级教授马伟明。

也就是说,在航母不使用核动力的情况下,中国航母也可以使用电磁弹射。这将大大加快中国航母前进的脚步。与电磁弹射相比,核动力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过程,而不是目的。

中国电磁弹射技术走向实用,早有信号。今年6月份,海军工程大学2017年的招生专业中,首次出现电磁发射工程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电磁发射系统技术设计、生产监造、运行管理、寿命保障的初级军官。设电磁发射工程专业,表明解放军海军在谋划电磁弹射器、电磁炮的实用工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