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美空军核打击部队面临老化问题,士气低落尤为突出

军迷圈
文|微军事
冷战结束之后,美国空军核打击部队的武器系统、投送系统、基础设施、人才队伍都面临老化问题,为切实提高核威慑能力,美国空军从2015年开始,以人才建设为主要改革突破口,开始提升相关能力,重新评估冷战之后的美军核打击部队武器运用能力。
图注:爱因斯坦与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
冷战时期,美苏进行了可怕的核竞赛,尽管美军在核武爱因斯坦与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器方面处于优势地位,核武器的数量与质量以及运载能力都有了明显发展,但是苏联方面也不甘落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用来发展核武器,使得两国的核军备竞赛急剧升级,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安全。资料显示,1989 年美国战略核弹头运载工具约2260件,核弹头1.4万个,战役战术核弹头1.5万个,总计约3万个,总当量50亿吨。前苏联拥有战略核弹头运载工具2494件,战略核弹头1.1万个,战役战术核弹头5400个,总当量100亿吨。
图注:1946年到1958年间,美国共在比基尼岛进行了23次核试验
冷战结束之后,美国空军的“弦儿”松了下来,当时他们根本没有想到,这个世界还会出现与其分庭抗争的核大国。但是美军发现经过30年的发展,新兴国家的军事实力取得了长足进步,核力量和常规军事实力都足以挑战美军,因此在突然醒悟之后感到自己的核打击部队已经无法实现完全意义上的优势打击,才痛下决心开始了改革。
图注:美国空军测试“民兵III”洲际弹道导弹是核打击部队最重要的日常工作
2007~2014年,美国空军的核打击部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美军各界也为此进行了大量的评估、分析和反思,指出核打击部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士气低落,需要实施相应的“部队改革计划”(FIP),解决核打击部队的军事专业教育问题。
图注:2014年数据
2008年,美国国防部前防长詹姆斯·施莱辛格进行了2个阶段的评估,认为美国空军核武器部队教育学术能力下降问题由来已久,要求包括美国空军和五角大楼在内的美军军官弥补在核威胁知识素质方面的缺陷。为此,美国空军实施了两个阶段的评估,意图发现症结所在。第一阶段是抓紧升级美国空军的核威慑作战条令,要求核任务军官接受职业教育课程,提升威慑和防卫作战能力。第二阶段评估由前防长罗伯特·盖茨主抓,对美军所有军种学院、学校和高级军事教育机构的课程体系进行整体评估,问题的关键就是教育训练的缺失,对全球打击司令部的未来发展构成严重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