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射程即真理!中国火箭军如何在10年中守卫国家?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军武次位面

这两天,大伊万与各位读者老爷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海军在2019年的建军情况进行了简单小结,有不少读者都在底下询问,建议把人民解放军的陆军、火箭军的建设进展也写个总结出来,甚至还有人要咱写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的。这个……战支和军事航天部这种高密级的单位,公开报道都很少,就算咱们知道点进展,那也是绝对不敢写的。

至于陆军和火箭军部队,其主战装备的更新换代与技术改进的速度本身就比较慢,战役战术的调整与变革速度也不是以年为单位计算的。因此如果按年总结,等到明年这个时候大家就会发现咱们又把今年的文章拿出来重新发了一次。

不过,尽管按年总结不太现实,可如果我们把考察尺度拉长到以十年为单位,就会发现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部队比十年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09年的第二炮兵

毕竟,在2009年10月1日于北京举行的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仪式上,第三次在世人面前亮相的导弹部队还沿用着“第二炮兵”这个名称,出场的各型号战略、战术导弹的型号也略显乏善可陈。本着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的原则,咱们来盘点一下2009年第二炮兵的装备概况:

2009年阅兵场上的武器

作为近程战术打击兵器的两型导弹,是在国庆五十周年大阅兵上已经露脸了的DF-11、DF-15的改进型DF-11A和DF-15B,尽管这两个改进型相比基本型号已经通过改进固体燃料、改进制导系统等途径提高了精度、延长了射程、增加了弹种,具备了对多类型目标乃至部分点状强固目标的打击能力,但是作为两种80年代末期开始试验的武器改进型,还是让人觉得颇为不爽。

DF-11A(2009年阅兵)

DF-15B(2009年阅兵)

在中程弹道导弹方面,则是改进自DF-21型IRBM(中程弹道导弹)的DF-21C型,老底子还是90年代搞东风上岸的JL-1,射程已达到了2000千米一级,不过好歹是具备了末端精确制导能力。

DF-21C(2009年阅兵)

而在远程/洲际弹道导弹方面,露面的还是在1999年大阅兵露过一次脸、后来因为某些因素而不得不回炉重造、技术大改、只少量批产装备的DF-31改进型DF-31A。

DF-31A(2009年阅兵)

阅兵方队中的唯一一个比较新颖的型号,则是首次亮相的第二炮兵巡航导弹部队,装备的是陆基的CJ-10型巡航导弹。但彼时其整体的技术性能,也只能将将达到苏联于80年代批产装备的PKB-500A(即X-55)“肯特”空射巡航导弹的水准。

CJ-10(2009年阅兵)

然而得益于二十余年前美军打的多场局部战争,咱们对巡航导弹这种武器一直有较高的热情,在随后的十年在技术性能上有所提高。但这种巡航导弹也有缺点,在有比较严密的要地防空体系的地区,这种亚音速导弹的攻击效能是比较低下的。

2009年装备的主战武器

除了在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上拉出来的这些导弹,从目前公开的资料上来看,彼时的第二炮兵部队主战装备依然处于“新老混用”的尴尬状态:

近程地对地战术导弹咱们之前说过,是DF-11及数个改进型、DF-15及数个改进型,算是为数不多的“新锐装备”。

DF-11

DF-15

中程地对地战略导弹则还处于DF-3及改进型、DF-21基本型(核导弹)、DF-21改进型并存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甚至DF-3还担负着主战装备的地位。

DF-3

DF-21

远程地对地导弹甚至还只有一个DF-4型和一个DF-31型可用,实际装备数量也非常不足。

DF-4

DF-31

至于作为“大国佩剑”的洲际弹道导弹,在2009年的第二炮兵部队完成DF-5B的定型试验、开始少量批产、部署MIRV(分导式多弹头)载具都没有几年,主力甚至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制造的那一批DF-5A型导弹。DF-31A则尚未完全形成战斗力,更不用说部署MIRV载具了。

DF-5A

而就算是这些新旧并存的战略、战术导弹,还需要时刻面临着预设作战区域假想敌日益强大的末端反导系统威胁,诸如美军2008年开始正式实战部署的THAAD陆基中段反导系统、2007年完成部署的GBI陆基远程中段反导系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那时咱们的第二炮兵部队其实际的作战效能、尤其是战略核反击的能力有待提高。

DF-5B

除了各型号战略、战术导弹数量不足,性能有限,新旧混用,十年前的第二炮兵部队在态势感知、目标指引、打击评估等更为重要的问题上也还处于“体系搭建”的阶段。凭借自身的军兵种力量,难以独立组织一场战术导弹打击战役,难以对一定战役或战略纵深的时敏目标实施快速打击,也难以在打完一波导弹之后对打击效果实施评估并及时组织补打补射。故而虽然那时候“东风洗地”的提法就已初现雏形,但是这个“地”怎么洗,怎么才能保证“洗”得准,“洗”完了以后应该怎么善后,第二炮兵要做的还有很多。

2019年的火箭军

在弄清楚了十年前的第二炮兵部队后,咱们就会很轻易发现,在今年的国庆七十周年大阅兵上登场的导弹部队,已经有了堪称天壤之别的变化——不,不仅仅是所谓的“名字改了”,从“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部队”了,而是在更名之后其战略任务、战役能力、作战装备的全面更新换代。

战略任务

咱们先说战略任务,大家都知道战略导弹部队是咱们的“大国长剑”,但实际上以上世纪7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第二炮兵部队建制与作战能力来讲,可靠的战略核反击能力刚刚起步、可靠的战役打击能力尚在发展,尽管在理论上要执行从“战略核反击”到“打击对方战役纵深关键节点”等多个作战使命,但实际上执行效果如何,怕是真的冬日饮水冷暖自知。

而纵观最近十年来飞速发展的火箭军部队,目睹国庆七十周年大阅兵上登场的从井射重型洲际弹道导弹到机动发射的重型洲际弹道导弹,再到多型号中程弹道导弹,再到中近程的高超音速打击器、超音速巡航导弹、反舰弹道导弹等多型利器,恐怕不会有人再怀疑火箭军部队在执行战略核反击任务、战役攻击任务上的作战效能,也不会有人怀疑火箭军部队是否可以执行更为复杂、难度更高的作战使命。

从此意义上讲,十年来的导弹部队在有效遂行并拓展战略使命上确实做了很多。

战役能力

而从战役能力上看,正如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所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导弹部队除了可以独立遂行战略攻击任务(但执行此类任务时无法实时评估攻击效果),在战役战术攻击任务上是受到极大限制、必须仰赖其它军种进行目标指引的。

伴随着火箭军所属的诸战场侦察部队、天基/空基/弹载侦察系统的大量服役,我军导弹部队在本质上已具备了“一切靠自己打击”的能力,战略、战役级的态势感知体系也已经基本搭建完成。

从2015年开始频频出现在官方报道中的“导弹打击战役”,意味着我军火箭军部队在战略战术弹道导弹的战役运用方面已经达到了新的层次,完全具备了自行组织战役任务的能力。

作战装备

最后,在作战装备上来看,相信大家对国庆七十周年大阅兵中露面的多型号新型战略、战术导弹还都“记忆犹新”:

洲际弹道导弹DF-41(2019年阅兵)

洲际弹道导弹DF-5B(2019年阅兵)

远程弹道导弹DF-31AG(2019年阅兵)

作为洲际弹道导弹出现的DF-41和DF-5B、作为远程弹道导弹出现的DF-31AG、作为中程弹道导弹出现的DF-26、作为中近程弹道导弹出现的DF-17、作为中程超音速巡航导弹出现的CJ-100,无不在昭示着我火箭军部队装备的新锐与强大。

中程弹道导弹DF-26(2019年阅兵)

中近程弹道导弹DF-17(2019年阅兵)

中程超音速巡航导弹CJ-100(2019年阅兵)

而实际上,登场亮相的这些装备有相当一部分都已经不是火箭军的最新型装备了:毕竟作为一支对高超音速打击器极为热衷的军队,在接下来的几年中,火箭军部队还将展示一批已装备有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洲际、远程、中远程弹道导弹,其技战术性能甚至比已经露面的主战装备还要先进得多。

总之,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部队的这十年,无疑是战略、战役、战术、装备大发展的十年,也是更有效地遂行作战使命、锻造大国长剑、歼灭一切敌人的十年。

在未来的十年中,火箭军部队必将继续维持现有的发展趋势,让我们一起期待。

东风浩荡,雷霆万钧,

我们是光荣的火箭军。

大国长剑,威震苍穹,

我们是钢铁铸就的长城。

听从党指挥,热血写忠诚,

锻造战略铁拳,捍卫和平安宁。

烈焰雄风惊天地,能打胜仗建功勋。

前进!前进!英雄的火箭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