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海军第一火力舰光荣退役 装备5座50联装火箭炮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军武观察

火力支援舰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盟军拥有着众多对轴心国占领岛屿或者是海防据点进行两栖登陆的任务,如果仅仅凭借驱逐舰巡洋舰或者战列舰的火力对敌方的岸防火力进行压制的话,那么这些排水量大且吃水深的船只就无法开到距离海岸线较近的地方(很可能发生触礁或者误入对方的雷区),对岸上进行精确的火力覆盖。

在这种情况之下,火力支援舰应运而生,很多排水量较小的登陆船只被直接安装上大量的火箭弹发射装置,直接开到距离目标水际滩头较近的地方发射火箭弹给对方洗地,效果出奇的好。


1975年12月,我海军东海舰队迎来了一艘053H型护卫舰“长沙”号(后改名为九江号),该舰属于053K型护卫舰的后续型号,装备有两座79A型双联装100毫米舰炮和一些用于防空的37毫米自动炮。由于当时我海军的装备实力与世界主流差距相当之大,因此该护卫舰毫无悬念的迎来了“服役即落后”的尴尬局面,后来虽说加装了较为先进的炮瞄雷达和新型主炮依然无法改变这一局面。


进入21世纪之后,九江号护卫舰的落后愈发明显,,因此从2002年开始该护卫舰被送进船厂开始了改装工作,九江号护卫舰在改装工程中拆除了大量的老旧舰炮,取而代之的是5座50联装的122毫米远程舰载火箭炮。

每一座50联装舰载火箭炮都安装有再装填装置以及至少两个基数的弹药,如果一次性齐射的话其能够将250枚装药量巨大的火箭弹砸到对方的水际滩头上,某种程度上来说,九江号护卫舰当之无愧的成为了中国海上第一火力。


九江号护卫舰是在特殊时期针对我国海空支援火力不足的情况之下衍生出的特殊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沿海地区的海空火力得到了实质性的飞跃,九江号护卫舰的地位也显得不那么重要了。2019年7月1日,该护卫舰正式退出人民海军作战序列。


如今这艘护卫舰已经抵达了它的“家乡”江西省九江市,未来将作为博物馆舰继续在国防领域发挥自己的余热。其很有可能被打造成军事主题乐园,用5座50联装的大杀器火箭炮默默无闻的诉说着自己奉献的一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