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阵风战斗机为什么始终没几个人买?自身问题重重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军机图

6月5日,卡塔尔空军接收了首批“阵风”战斗机,卡塔尔埃米尔谢赫塔米姆、国防大臣哈立德和卡塔尔军方高级将领出席了接收仪式,并观看了“阵风”战斗机进行的飞行表演。此次交付的这批“阵风”对于卡塔尔和法国都意义非凡,对于卡塔尔来说,这是自2017年6外交危机以来首批交付的主战兵器装备,这能够显著增强卡塔尔的“底气”;而对于法国来说,这是“阵风”战斗机首次打开中东市场,由此所产生的示范效应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但截至目前,“阵风”仅获得了埃及、印度、卡塔尔三个海外用户的订单,很显然“阵风”在国际市场上的推广情况并不理想。

说起来,“阵风”战斗机也算是近十几年无论是来法国在国际军贸市场上重点推销的“拳头产品”,这从“阵风”频频亮相于各大国际防务展和航空展中可见一斑。对于大多数国家的空中力量来说,“阵风”无论是防空、制空能力还是攻击能力都完全能够满足需求,因此从性能上来说对于一些国家具有诱惑力。那么,“阵风”为什么迟迟卖不出去、以至于目前仅获得了三个海外用户?

一是“阵风”过高的价格让很多买家望而却步。法国武器装备一贯有价格高昂的缺陷,这个毛病在“阵风”的出口问题上显得尤其突出。“阵风”出口印度时总计36架的订单价值高达78亿美元,卡塔尔购买12架“阵风”的合同价格为13亿美元,埃及购买24架“阵风”的合同价格为50亿美元,刨去合同金额内其他项目的费用“阵风”的出口价格约为1到1.2亿美元,很显然与其他中型战机相比这个价格已经贵得离谱了。

二是第五代战斗机的普及,让“阵风”的优势显著下降。“阵风”在设计之初被曾被认为是“第四代战斗机”(以80年代时美国标准计),但F-22这种“真四代机”的出现将“阵风”打回了“三代半”(也就是现在的“四代半”)的原型。虽然美国并不打算将F-22推向国际市场,但F-35却是不折不扣的国际合作项目,并且已经拥有了海外用户。除F-35外,俄罗斯的苏-57和中国的FC-31也都有寻求海外用户的意图,“阵风”相比于这些第五代战斗机来说在性能上毫无优势可言,这严重削弱了“阵风”的竞争力。

三是国际市场上“四代半”战机供大于求。目前,主要武器出口国都在向国际市场提供“四代半”战斗机,特别是在中型战斗机方面,除“阵风”外美国的F-16 Block 60+批次、俄罗斯的米格-35、欧洲四国的“台风”都在向国际市场推销。而与之对应的是,目前大多数装备第四代战斗机的国家并不需要“四代半”战机,有意愿更新空中力量装备的国家和地区在财政上又难以支持“四代半”战机的成本,这使得“四代半”战机市场面临严重的供大于求。

四是达索公司的产能问题使得“阵风”供货不足。达索公司的“阵风”生产线仅有年产量11架的生产速度,在需要兼顾法国空军、海军换装需求和当前已经订购“阵风”的海外用户的前提下,有意向向法国订购“阵风”的海外用户将不得不面临生产错后、原定的装备计划可能发生变化的问题,对此很多潜在客户也不得不放弃采购计划或另寻其他型号的战机取而代之。对此,达索已经从2018年开始筹划增设生产线并提升生产速度,但短期内仍然得不到改观。

从前述情况来看,“阵风”目前面临着市场定位不上不下、出口价格控制不当、生产进度难以确保的顽疾,重重问题交困之下,“阵风”能够打开国际市场已经实属不易,更遑论向更多的国家推销。而对于“阵风”来说相当致命的问题是,该机目前自身造成的一些问题尚能克服,但随着第五代战斗机成本逐渐降低,本来就“技不如人”的“阵风”面临代差劣势时将更难以获得资金充裕的客户的青睐,且这一问题根本无从解决。或许,即便到了“阵风”也面临退役的时代,该机也难以获得预想中的用户规模。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