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一分钟炸出100道闪电!实拍空中加油罕见的危险一幕

军迷圈官微

关注

文|烽火军事

加油机给E-4B进行空中加油,加油管累积强大静电火花

5000米的空中,庞大的积雨云正在迅速聚集成型。美军一架E-4B战略指挥机燃油所剩无几,正等待与空中加油机对接。当一架KC-135缓缓伸出加油探管,距离E-4B机头仅约1米,即将插入受油口时,惊奇的一幕发生了……

这段视频资料,拍摄自美军KC-135尾部加油操纵员的观察窗。当时飞机处于较为浓密的云层内,水汽含量很高。短短59秒内,空中加油探管末端,与被加油的E-4B机头之间,持续产生了上百道强烈的电弧火花,仿佛不断挥舞的触手,十分刺眼。要知道空中加油机内装载着上百吨的航空燃油,一旦被电火花引燃,两架飞机都要被炸得渣都不剩。

中东地区的美军直升机,旋翼与空气和沙尘摩擦,不断打出闪亮的电火花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其实是因为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原理——摩擦生电。飞机在空气中高速运动,机体表面跟气流高速摩擦,会不断产生大量电荷,并集中累积在飞机外表比较尖锐的边缘区域,比如翼尖、天线等部位。一旦累积过量,电荷能量就会击穿空气,产生高压电弧,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闪电现象”。由于喷气式飞机速度都很快,产生的电荷能量高得惊人,瞬间全部释放的话,足以烧穿机体、引燃油箱。静电累积造成的电晕放电现象,还会不断产生10-20兆赫的无线电波,干扰飞机无线通信和无线电罗盘,造成迷航。

中国商飞C919的翼尖特写,那一排细小的“针”就是放电刷

为了避免静电危险,现代飞机一般在机翼尖端安装放电刷,也就是一根根细长的金属针。这样可以让不断生成累积的静电向针头集中,产生局部能量非常小的“雷击”效应而释放掉。换句话说,就是用放电刷,不断制造“迷你”规模的放电,避免积少成多变成“大闪电”。

不仅在空中飞行时要“一路放电”,飞机降落后,也要先执行接地放电操作,才能确保安全。1971年12月30日,中国强-5攻击机首次试验投掷氢弹,但是因为机械故障未能投下,被迫带弹着陆。当时地面人员担心飞机接地时,静电释放产生电火花,会不会引爆氢弹。好在飞机起落架上都有接地放电装置,飞机顺利带弹着陆,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就算飞机的静电释放措施很完善,像视频中那样连续产生放电火花,仍然看着很刺激可怕。另外,释放的电弧打在被加油的E-4B机头上,会不会也产生危险呢?其实也还好,现代飞机都充分采用了防雷电设计,机载设备都做好了防护措施;一旦遭到闪电袭击,可能会造成局部蒙皮烧穿等现象,但是关键设备不会轻易受损,人员也一般不会受到伤害。视频中那样的放电能量,比自然的闪电还是要低好几个数量级的,因此不必担心。不过,飞机还是要尽量避开雷雨云,才能更好地保证飞行安全。

油被引爆,后果很严重

上面这张图,来自好莱坞经典大片《空军一号》,正在输送燃油的加油管意外破裂,被受油机擦出的火花引燃,导致加油机炸成一团耀眼无比的大火球。不过,这样的场景在现实中还是很难发生的,一是因为战机空中加油时,会处于自动驾驶的稳定飞行状态;二是硬管加油的探头也设计有一定的活动余量,不会轻易折断;三是一旦发生意外中止加油,系统会瞬间自动切断加油管和油箱的联系,灭火系统被激活,确保燃油不会大量泄漏或引起火灾。

《猎杀红色十月》精彩而真实地展示了静电的强大威力

改编自汤姆克兰西小说的经典电影《猎杀红色十月》,也对飞机静电火花现象有着逼真的描述。男主角乘坐直升机,准备索降到浮出水面的潜艇上;潜艇人员则手握一根金属长杆,试图先释放掉直升机旋翼产生的静电能量。但是意外还是发生了,在狂风中荡来荡去的男主角离潜艇太近,瞬间产生了高压放电弧,导致艇员触电受伤,摔得头破血流。(文/妹子杨)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