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20为何最近非常低调?但沉默往往是爆发的前奏

军迷圈官微
文|刀口谈兵
作者:瀚海狼山

轰20瞄准目标是B2,那些认为轰20的具体指标和B21差不多的想法,都是忽视了我国和美俄对比,最缺少的就是洲际轰炸的最短航线,美俄都可以利用极地走廊来迅速打击整个北半球的战略目标。而国土大部分处于中纬度的我们,就没有这个先天条件,而且还被3层岛链重重包围。因此航程小于1万公里的中型隐形轰炸机,对我方没有战略意义。
美军现在也没有确定B21外形的最终方案,有几个布局模型出来,大部分专家对B21的外形选择,是大号的X47B。B2的外形,设计定型的比较早,就是一个前缘平直的等边三角形,后缘为锯齿形飞翼,简单的像个三角大风筝,但是气动并不理想——空气阻力很大,低速下也不稳定,只有借助电传控制,才能正常飞行;仅靠人力是不能直接控制平稳飞行的。一旦传感器出现一些轻微故障,B2就会出现严重事故或事故征兆,整体出勤率过低。
而X47B的外形设计晚的多,低速和高速性能过渡较好。既然能在航母上无人驾驶安全起降,说明气动性能非常优秀,隐身性能也非常好。基本是飞翼布局类飞机的最佳外形方案。
若轰20采用X47B一样的布局模式,翼展应该在48米到50米之间,最大起飞重量在180吨左右,隐身4发,具备主弹仓和侧弹仓,携带总数在18枚左右的远程巡航导弹、1000公斤重磅制导炸弹和重型反舰导弹。
笔者认为,轰20是隐身战略项目,保密层级极高。从图纸到生产线,外界想直接获取一线信息,难上加难。生产厂房的屋顶,都有金属屏蔽层,甚至外国的雷达探测卫星都难以穿透。除非官方想故意官泄,任何内部人偷拍,都是要牢底坐穿的节奏。隐轰和航母不同,航母太大,藏不住,也没必要藏;而轰20就不行了,以美国人在隐形轰炸机方面世第一的深厚功底,哪怕给他们的情报分析专家一张模糊的纳米图,他们也能立即给出轰20的基本参数和战斗性能。

而周边的日印越加某省,更是做梦都想打探消息,想提前找出对付的办法;因为早期服役轰20,一时半会还炸不到美国本土,但突击周边目标,性能却绰绰有余。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