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太空军”计划曝光,让美国惊叹不已

文|利刃

中国“太空军”引美军事专家侧目,“太空练兵” 抢修航天器

综合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等媒体报道,中国将发一个单独的“光学舱”,其视场是“哈勃”的300倍。美国军事专家揣测这是中国太空军事力量组建和演练的前奏——未来,中国太空部队可能以空间站为基地,通过模拟维修附近的太空望远镜,演练“攻击他国卫星或抢修本国卫星”。

消息人士披露,中国将在2020年前后建成空间站,还将发射一个单独的“光学舱”,其功能类似“哈勃”太空望远镜。哈勃空间望远镜望远镜的光学部分是整个仪器的心脏。它采用卡塞格林式反射系统,由两个双曲面反射镜组成,一个是口径2.4米的主镜、另一个是装在主镜前约4.5米处的副镜,口径0.3米。投射到主镜上的光线首先反射到副镜上,然后再由副镜射向主镜的中心孔,穿过中心孔到达主镜的焦面上形成高质量的图像,供各种科学仪器进行精密处理,得出来的数据通过中继卫星系统发回地面。

“哈勃”太空望远镜上有广域和行星照相机(WF/PC),一种先进的高分辨率光学照相机,由NASA的喷射推进实验室制造,附有一套由48片光学滤镜组成,可以筛选特殊的波段进行天体物理学的观察。整套仪器使用8片CCD,做出了两架照相机,每一架使用4片CCD。广域照相机(WFC)因为视野较广,在解像力上有所损失,但可对光度微弱的天体进行全景观测。而行星照相机(PC)行星照相机每个画素的解析力为0.043弧秒,拥有比WFC长的焦距成像,所以有较高的放大率,可以与广域照相机互补,用于高分辨率的观测。

2009年,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7名宇航员通过5次太空行走对哈勃太空望远镜进行了最后一次维护,更换了大量设备和辅助仪器,用第三代广域照相机(WFC3)取代WFPC2,安装新的宇宙起源频谱仪(COS)、取回该处的COSTAR光学矫正系统,修复损坏的先进巡天照相机(ACS)和望远镜摄谱仪(STIS),替换损坏的精细导星传感器(FGS)和科学仪器指令和数据处理系统(SIC&DH),所有的6个陀螺仪和3组定位传感器(RSU)也进行了更换,将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寿命延长至2013年,此后,美军将发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接替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天文任务。

美国军事专家辛格表示,中国2020年将建设“光学舱”,与空间站共轨飞行,在轨10年间提供与“哈勃”望远镜相似的探测精度,拍摄到40%左右的宇宙空间。辛格认为中国将新型空间站与太空望远镜组合在一起使用,带有“太空练兵”的意味,新太空望远镜在附近共轨飞行,使得“天宫3号”空间站中的宇航员,可以反复演练快速抢修航天器。相比之下,美国航天局每次想要修复“哈勃”太空望远镜上的问题,平均需要等待3.5年时间之久。

事实上,过去美国、俄罗斯等大国,从未尝试过让太空站充当卫星等太空设施的后勤保障中心。为了让“天宫3号”能快速修理新太空望远镜上的问题,预计中国飞船会定期向空间站运输所需的修补材料,同时“天宫3号”内部将设有专门的零部件储藏室。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