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迷圈

中国四种新武器同时曝光,军工创新令人眼花

文|加特林

一张照片,出现四种惊人的中国未来武器,实在是罕见的事情!

来看看这张中国武器装备展览中的现场照片,它包括了两种鸭式布局隐身战斗机、一种冲压喷气动力远程空空导弹、一种舰载固定翼预警机。

这一冲压动力的空空导弹,是其中早已曝光过的中国新型喷气动力远程空空导弹。这一导弹的外观,在2007年左右已经出现,具有二元双进气道、三组控制翼面的独特设计。头部有一组十字形小弹翼,预计用于改变导弹重心与气动力控制中心距离,实现有效的静不安定布局,提高飞行机动性,尾舵稍做动作即可大幅度的改变飞行方向,但是对弹载气动控制计算机要求较高。

中部和尾部两组弹翼,类似于传统中远程空空导弹的正常气动布局。中部弹翼略小,为了满足高速要求,中翼和尾舵适当后移,大后掠三角形布局。这符合先进中远程空空导弹减小阻力、优化尺寸、通过增强发动机性能/弹体直接升力降低对主翼面需求的世界先进设计趋势。

这一导弹使用的冲压式喷气发动机,非常有利于远距离拦截,最大速度至少达4马赫。远射程还意味着这一导弹的发射战机火控系统优越,具备与远距离目标交战的能力,此外也很可能具备与其他战机平台、乃至卫星平台协调作战的能力。因为如果火控系统出现短板,远程空空导弹根本就是纸上谈兵。

随着歼-20等先进隐身战斗机的研制成功,该冲压动力空空导弹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特别适合于歼-20在隐蔽自身的无线电静默状态下,通过其它平台获得目标信息,实施发射突袭,攻击对方设防严密的空中目标,例如预警机或加油机。

但必须指出,中国霹雳15、霹雳21空空导弹先后曝光,均不是这一冲压动力导弹,这预示着也许这一冲压导弹早已被淘汰,甚至有可能是竞争的失败者。与最先进技术水平的火箭动力空空导弹相比,冲压动力空空导弹技术复杂、射程优势弱化,已经不是首选。三翼布局较为复杂,不如最新设计的无主翼设计,阻力更小,主要依靠弹体直接形成的气动控制力提供升力和方向操作,也就是霹雳21采用的布局。

两种隐身战斗机非常独特。一种灰色涂装的模型,类似于歼-20战斗机,也许就是一个做得不太准确的歼-20模型。另一个黑色模型,同为鸭式布局,但主翼呈现双三角布局,外段接近平直翼。也有网友戏称这是中国“S37金雕”,即苏霍伊前掠翼验证机S37的山寨版本,当然这只是一种戏言。

三角翼有着阻力小、有利于发挥速度性能的优点,但是低空低速机动能力低。双三角翼内段类似于高速战斗机需要使用的大后掠三角翼,发挥速度优势,外段接近平直翼,突出了低速飞行能力,对于格斗相对有利。歼-7E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在维持原有的高空高速性能之外,通过使用双三角翼强了低速格斗机动能力。但目前大多数先进战斗力主要依靠便条或者机身设计来强化速度机动能力,加上隐身要求机体尽量减少向不同方向反射雷达波,使用双三角翼的少之又少。这一黑色模型非常可能只是一个演示用途的简单模型。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后方展板上的预警固定翼舰载机。这一飞机外观上布局类似美军E-2预警机。这一布局没有太大悬念,但重要的是它意味着我国航母弹射器技术已经趋向成熟,因此舰载预警机研制工作迫在眉睫。

从照片来看,这一展示图片应当是电脑三维模型,采用双垂尾,与已经曝光的我军舰载预警机模型有一定区别。雷达罩使用常规的机体背部支撑圆盘结构。平直翼,保证航程与起降性能,两个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可谓中规中矩,但很可能只是一个粗略的设计方案。

不难看出,随着中国武器装备研发工作的不断深化,更多展示我军发展最新成就的照片、展品将不断出现,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本文由军迷圈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